文章來源:中央黨校網 [作者:郭英樓] 發(fā)布時間:2014-11-27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天津召開全國黨校系統(tǒng)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交流會。會議的主要議題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中央關于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總結黨校系統(tǒng)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經驗,研究部署黨校系統(tǒng)有關網絡安全與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實施意見。
剛才,天津市委黨校孟校長的講話,介紹了天津市和黨校的發(fā)展情況,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工作經驗和思想啟發(fā)。天津市濱海新區(qū)黨校韓校長的講話,使我們更加感受到天津市委黨校和濱海新區(qū)黨校的熱情和對我們會議的支持,他們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下面,我就全國黨校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情況講點意見。
一、推進信息化建設 不斷增強網絡安全意識
加強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要戰(zhàn)略舉措,中央領導同志對此高度重視。成立了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總書記任組長。就目前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面臨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就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安全問題他強調,要“強化互聯(lián)網思維,堅持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優(yōu)勢互補、一體發(fā)展”。國家網信辦多次召開會議,主要是強調我們的各級政府要重視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工作,要有自己的過硬技術;要全面豐富網絡的信息服務,繁榮發(fā)展網絡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lián)網國際交流合作,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網絡強國的戰(zhàn)略,把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fā)展、網絡安全有保障等工作做好。
我們黨校校委高度重視,何毅亭校長多次過問信息中心的工作。10月11日,圍繞我校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工作,教育長王東京到信息中心進行了專題調研。在聽取信息中心相關人員的匯報后強調,中央成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顯示了中央保障網絡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信息化發(fā)展的決心。黨校姓黨,是培訓、輪訓黨的干部的主渠道,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是黨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緊緊圍繞十八大精神和近平、云山同志對黨校工作的重要指示,結合黨校教學工作的定位、教學計劃的實施、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安排,通過遠程教學網,把教學課程及時的傳播到地方黨校。發(fā)揮好各級黨校作為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陣地作用,發(fā)揮好各級黨校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理論武裝、黨性教育和能力提升的主渠道作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積極運用網絡傳播規(guī)律,弘揚主旋律,激發(fā)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指出,黨校網站作為我們的重要思想理論陣地,要特別重視注重網站的內容安全問題,重要理論文章和重要選題必須事先報告。
二、促進智慧校園建設 不斷提高創(chuàng)新技術的應用能力
中央對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fā)展提出了指導意見,指出;智慧城市是運用物聯(lián)網、云計算、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設智慧城市,對加快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農業(yè)現代化融合,提升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爸腔坌@”是指通過利用云計算、虛擬化、新一代通訊和物聯(lián)網等新技術來改變學員、工作人員和校園資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將教學、科研、管理與校園資源和應用系統(tǒng)進行整合,以提高應用交互的明確性、靈活性和響應速度,從而實現智能化服務和管理的校園模式。目前,各級黨校已經建成了中心機房、智能網絡平臺、新一代綠色數據中心等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和應用,初步具備了云計算的能力,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也不斷完善,但是還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建設“智慧校園”,要建設好學校校園網的中心機房,它是信息化設施的心臟,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要抓住校園建設契機,統(tǒng)籌規(guī)劃,從教學、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功能需求出發(fā),把中心機房的位置和設備選好,通過數據中心的整合能力、虛擬化、智能化來實現信息數據存儲、共享、交換與處理,實現信息系統(tǒng)運行、信息資源管理、信息資源服務等功能。
2.建設“智慧校園”,要做好網絡平臺的選擇和應用。建立健全完善信息門戶平臺的標準體系,才能使信息有序流通、發(fā)揮信息資源的作用,依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確保數據的有效性和權威性,實現校園內各種信息系統(tǒng)的互通互連和數據共享。依托信息標準化體系和數據交換中心平臺實現數據中心的數據統(tǒng)一和共享,實現網絡安全管理的智能化。
3.建設“智慧校園”,要始終圍繞著為教學服務來提高對電化教學的重視。要有一個基于網絡的新一代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通過智慧校園項目的建設,完成數字化校園基礎軟硬件平臺和多媒體教室的建設,為教師和學員提供一個開放的、創(chuàng)新的、協(xié)作的和智能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并且可以通過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教職員工提供基于角色的個性化服務,全面感知不同的教學資源的應用,使老師與學員能獲得共享的教學互動環(huán)境,實現教育信息資源的有效采集、分析和應用,提高各級黨校的教學服務水平。
4.建設“智慧校園”,要圍繞教學、科研、行政后勤做好辦公管理系統(tǒng)軟件。教學管理系統(tǒng)基于現代化的教務管理理念和信息化管理技術,圍繞著班次開發(fā)(設置)、教育培訓資源、教學質量評估,以教學計劃執(zhí)行情況為核心,將學員學籍管理、教學計劃管理、排課管理、成績管理、教學考評、教材管理等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實現教務信息管理的一體化。通過該系統(tǒng)可以對黨校各類培訓學員狀況有個全面了解,促進教務管理工作日益規(guī)范化、制度化、科學化、智能化。并通過與其他應用系統(tǒng)聯(lián)動實現網上報名、網上教學評估、上課指紋刷卡考勤、課程變動自動短信提醒等多項特色功能。同時,在當前的互聯(lián)網時代,移動平臺是一個必須切入的領域。教職工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等智能終端設備訪問辦公信息系統(tǒng)的相關信息,并進行相應的辦公應用。
5.建設“智慧校園”,要把一卡通系統(tǒng)的核心平臺建好。好多省級黨校實現了考勤、簽到、門禁、消費等一卡通,并通過身份識別屬性關聯(lián)其他應用系統(tǒng),實現教評、考勤、消費的智能提醒。網站綜合管理系統(tǒng)集成網站可視化設計、內容管理、虛擬主機、用戶管理、審核管理、權限管理等經典應用,全面覆蓋了網站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三、完善黨校門戶網站建設 不斷改進遠程教學工作
隨著各級黨校信息化建設的推進,黨校門戶網站和遠程教學已成為信息中心的重要工作,是黨校教學科研的思想理論、文化信息、社會輿論的傳播工具。以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明顯,黨校門戶網站已成為黨校的對外信息發(fā)布平臺和理論學習研究與宣傳平臺,校園網的內網已成為供廣大學員和教職員工學習工作使用的工作平臺,建設好這兩個平臺,對于推進新時期黨校的信息化和新聞報道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校遠程教學系統(tǒng)經過全國黨校信息技術部門工作人員的努力,已經形成了覆蓋省、市、縣三級黨校,近3000個教學終端的教學網絡,對黨校系統(tǒng)教學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按照王東京教育長不斷提升技術保障手段,豐富遠程教學資源的要求,我們與干部教育學院舉辦了網絡培訓班。培訓班的開班式和結業(yè)式均采用互聯(lián)網雙向視頻直播的方式,在中央黨校主會場和地方黨校分會場之間實現網絡實時互動交流。必修和選修課程采用網絡實時播出和點播兩種方式,并在必修課最后安排了老師與學員之間的雙向實時答疑。
近幾年來,信息中心開展了幾期遠程教學課件資源征集活動,活動得到了各地黨校的有力支持,報送了一批具有地方黨校課程特色、制作精良的課程資源。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遠程教學網絡的使用率。今年到目前為止,我們共收到18家黨校報送130余部資源片。經過初評,評出資源征集工作優(yōu)秀組織獎有以下六家黨校:湖南省委黨校,浙江省委黨校、重慶市委黨校、四川省委黨校、陜西省委黨校、甘肅省委黨校,具體資源片的優(yōu)秀獎待后續(xù)評出后在遠程教學網上公布。
信息中心正在積極推進遠程教學云端改造,并增加了課程點播系統(tǒng),努力搭建適合黨校系統(tǒng)培訓工作的平臺,更好地為黨校系統(tǒng)的教學、科研服務。各級黨校要利用好黨校大講堂的視頻共享平臺,積極開展遠程教學工作,豐富網絡學習資源,做好師資庫、課程庫的建設。同時,中組部黨員干部遠程教育,我們中央黨校和部分省級黨校都承擔了大量的內容建設工作,希望大家提高認識,加強合作,為廣大黨員干部教育提供更多更好的學習資源。
四、制定信息化相關制度,不斷加強信息化隊伍建設
各級黨校要建立和完善適應信息中心發(fā)展的規(guī)章制度,形成長效機制,不斷解決新問題。同時,按照國家網信辦的要求,制定和完善《互聯(lián)網使用管理辦法》、《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系統(tǒng)信息發(fā)布制度》、《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預案》、《信息網絡機房安全管理制度》、《數據存儲介質管理制度》、《軟件正版化管理制度》。規(guī)范信息化管理,完善安全保障措施,細化各個崗位職責,增強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tài)度、不斷提高服務水平。信息化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是影響黨校信息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培養(yǎng)一支既懂管理科學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專業(yè)化、正規(guī)化的信息化人才隊伍,已是當務之急。要培養(yǎng)和選進高端人才,同時提升全員信息化水準,建立長效機制提高信息化隊伍素質,營造事業(yè)聚才的環(huán)境,為想干事、能干事的信息化人才搭建廣闊的舞臺,使我們的信息化事業(yè)更上一層樓。
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作者為中央黨校信息中心主任)